为提升我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专业性和实效性,促进经验共享,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分别于5月23日、5月30日连续组织两场心理危机案例交流督导会。学院学工负责人代表、心理辅导站站长代表和中心全体专职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宋川川主持会议。
首次会议中,学工负责人代表李平结合个人多年工作体验,分享了在危机事件处理中多重身份角色带来的挑战与反思,强调了团队协作与自我关照的重要性。学工负责人代表陈苗苗则依据近期两例校园突发事件,与大家交流了学院快速响应、多部门协作、专业资源整合等方面的关键处理节点,这些通用应急策略启发了与会从业教师对心理危机应对的更进一步思考。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心理辅导站长李书林结合工作案例,详细介绍了早期发现(如室友及时报告)、现场处置(辅导员有效陪伴)、风险评估、后续复学支持的完整流程。文学院心理辅导站长冯乐则重点讲述了与特殊学生家长进行深入、持续沟通互动的家校联合模式,展现课家校合作在危机干预中的重要作用。
基于前期的深入交流,与会人员在第二期案例督导会上共同梳理、聚焦了当前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的核心议题与优化方向,包含:一线心理危机干预者的专业成长与心理支持、资源保障?如何做好一线危机处理人员的心理保护与长效支持?家校协同的深化:如何更有效地与家长建立信任、沟通合作、维护长期关系,共同应对学生危机?如何在“理解家长”与“坚守规则”的两难困境中保持恰当边界与平衡?等。这些内容都将成为日后进行辅导员心理健康专业技能培训的重要专题。此外,会议还就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操作难点、信息同步的优化以及对专业支持资源的需求进行了务实讨论。
本次系列督导会通过深入剖析真实案例,有效梳理了共性挑战,明确了未来优化方向,为持续完善我校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供稿人:于凤花